您现在的位置: 鲸鲨 > 鲸鲨分布范围 > 正文 > 正文

王末已王窑故事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11 12:16:36
北京治荨麻疹好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16/8595950.html

七贤镇西南两山相夹之间有个景色秀丽的村庄叫王窑村,是七贤镇版图上西南最后一个村子,也是一个有故事的村子,这里的沟沟坡坡都和一只传说中的金牛有关。

沿着村北的一条水泥路向西出村,然后折向西北的一条土路前行,两边是平平整整成片的麦田,麦子已经泛黄。这个时节,山下或其它地方的麦子才刚刚秀齐麦穗,葱葱珑珑。因为土质的原因,这里的作物都要比其它地方早熟些时日。抬眼北望,铅黛色的太行山已赫然在目,仿佛只需一步便能到它跟前。

蜿蜒前行几百米,便来到一个叫银洞沟的谷口。顺着右侧的碎石小路前行,先入眼帘的是左侧略低于路面的一片桐树林。紫色泛白堆砌的桐花已经凋谢,桐树的叶子还未长齐,凋零的每个枝上只有几片。继续前行,变换成了贴着左侧的山坡,踩着发白枯燥的野草小道,路慢慢变高,沟越来越深。沟中石砌的坝坎错落有致,形成层层梯田,梯田上发黄的麦子,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

刚开始,道两旁和山披上只有少量的荆丛和满身刺的酸枣棵。随着步步深入,道越发的高,沟越发的深,越发的窄,山石陡峭的沟底已无法种植,道旁和山坡上的荆丛和酸枣棵愈发浓密高大。荊条尖上已吐出一串串小米粒大的花蕾,可以想象过不了几天,满山遍野便会盛开出紫色的荊花,整个沟和坡就成了荊花的天堂。

老柿树渐渐多了起来,糙黑的树皮,油光翠绿的叶子,四方的柿花已被青色的小柿顶落一地。向导告诉我,秋天的时候,柿子红了,柿叶也红了,一树的彤红。秋霜催落了柿叶,红柿挂在枝上,像一个个烧红的火炭,山青柿红就是一幅美丽的太行风景图。这时的柿子摘下焐好,清凉又甘甜。坡上沟下好多酸枣结在枝丫上,一个个滚圆发亮像天上的星宿眨动着眼晴,又像老君淬炼出的红色仙丹撒落其间,酸里透着甜,別有一番滋味。本来天就热,又徒步踄行了这么远,早已是囗干舌燥。听向导这么一说,舌根便生出了津液,涎水满口,嘴一张便仿佛会淌了下来。

在一棵老柿树下稍事休息,继续前行。这时,道侧有一段几米高的土崖。土崖的陡直切面上有两处土洞,一处的口用砖封着,一处的口敞着,里面有一具破烂的旧棺木。向导说,这里的洞不是住人的,是“丘”。平原人都知道“丘”,是用砖在地面上先将亡人的棺木垒砌起来,待时机成熟后再入土为安。棺木里的亡人大都是非正常而死的人,而且年龄都不是太大。山里人大都是在山里像这样先挖个洞放进去,那个空了的已经是起走入穴了。听向导这么一讲,胆小的我不免有些悚然、惊悸,也为又积累了一些风俗民情而高兴。再向前行,那曲弯的小路已在荆蓬之间之下了。枝叶茂盛的荆条正好遮挡了太阳,洒下斑驳的光影,增添了几分阴凉和神密。多年没人采割,荆棵已经长得很高,上面虽然枝叶茂盛,下面却空荡荡的。

两面的山渐渐合拢,我们已走在了沟底的正中。爬到坡上裸露的巨石,回望来时的路,已比先入谷口时不知要高了多少。满沟的青翠,薄薄的雾气,王窑村的全貌已清晰可见,向南出村的水泥路如银蛇般正爬向黄帝坡。

在两山即将相会处,右侧一堆乱石和荆棘掩藏着一个半露的石洞,左侧有一截无头的石人身和石座。向导说这道沟和周围几道沟的名字,都因这个洞的传说得名。

相传很多年前,洞里住着一头金牛和金鸡,金牛白天耕田,晚上磨豆;金鸡早上打鸣报晓,平时帮着啄食庄稼上的害虫。这一带在金牛金鸡的耕耘打理下,土壮地肥,物厚粮丰,山民们安居乐业,衣食无忧。

一日,南蛮人寻宝来到此地,一心想要盗走金牛和金鸡,白天苦于无法下手,晚上又不知它们栖于何处。于是,就想跟踪它们,看看晚上它们到底在哪。谁知,金牛金鸡非常精明,发现有人跟踪,不是故意走错地方,就是利用自己熟识的地形很快摆脱。

南蛮人不肯罢手,晚上便一沟沟地转。有一天,当他顺着一条山沟快要走到尽头时,隐隐约约听到有鸡鸣的声音,同时还有磨盘转动摩擦的声响。可是,四周瞅瞅什么也没有。一连几天,当他寻到此处时都能隐约听到这种声响,便断定金牛和金鸡就藏在这附近的山洞中。可是,他看到的只是一座山,洞却不知在哪里。

夜里,当他再次来到到这里时,突然在沟的左侧看到一个石人立在石座上。他近前好奇地仔细观看,用手摸了下石人的头,谁知那头能够转动。一转动,右侧的山体下方,岩石向两边缓缓移动,打开了一道石门,露出了金晃晃的一个山洞。山洞里一只金鸡站在牛背上,金牛正推着磨在磨着豆子。

南蛮人惊喜异常,赶快奔向洞里。洞门突然打开,又闯入了陌生人,金鸡一惊扑棱棱振翅飞了出去,金牛也挣脱绳索飞奔出洞。南蛮人在门即将关闭之时,胡乱抓了一把豆子跑了出来,追向金牛。

金牛越过北边的山梁,一直向东北飞奔而去。南蛮人紧追不舍,无奈没有金牛跑得快,看着金牛在夜色中消失,不见踪影,只好作罢。

南蛮人想起了从洞里抓出的豆子,伸开手一看,原来是一把银豆。他又回到石洞,打开洞门后,劈毁了石人,抢走了洞里的所有银豆,只留下一个空空的洞穴。石洞由于南蛮人毁了石人,从此洞口一直再没关过。

金牛向东北一直跑到方庄和岸上接界处,又累又困卧在那里,回头望着它曾经热恋的地方喘息。听说南蛮人洗劫了山洞,已无法再返回,同时也不愿远离它耕耘的故土,便化作了一座山,叫回头山。

金鸡飞向了西北,在圪料返东南落了下来。得知山洞遭劫,它不想远去,便也化作了一座山,叫凤凰山。

当地村民为了怀念金牛,便把它住过的这个沟叫“银洞沟”;东边挨着的沟,因放有它拉着砘地的石砘就叫“牛砘掌”;最东北的那条沟因金牛存放着犁堰,就叫“犁堰掌”。

犁堰掌,如果你从空中俯视,它的形状极像一柄犁堰。沟内遍植杏树和核桃,春天初始的杏蕾红红一片,盛开时又像雪原一样。夏天,熟透的杏子个大红黄,核肉两离,果肉酸甜,果仁鲜香可食。秋天,核桃果熟蒂落,落在地上皮果可自行分离。这里的核桃由于自然和气候的因素,个大皮薄不夹仁,吃过后囗齿留香,回味悠长,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在沟的尽头,有一块天然的巨石,远远望去犹如一垛麦秸垛在那里。相传是过去金牛帮助山民收割打晒麦子时留下的麦秸垛,金牛化山后麦秸垛也化成了现在的巨石。在巨石附近还有一棵老柿树,老柿树下有一副棺材状的巨石,相传也是金牛赐予这里人们的吉祥石,保佑山民财源不断。

别过银洞,攀上一处高塬,继续在荆棵下穿行。翻过一道坡,来到沟底,一处细小的山泉汩汩流淌。水不大,却很甘甜清凉,这在七贤镇所有的沟中并不多见。传说这是金牛饮水的地方。环顾四周,这里更加静谧,植被更加茂密,来时一身的汗水,顿消殆尽,所有的燥闷已尽释然。手捧清洌的泉水,仰望巍峨的青山,我正自得其乐,忽听扑棱梭一阵声响,一只雄性山鸡拖着长长的彩色尾羽落在了不远的地方。一阵欣喜过后,我想:莫不是飞走的金鸡又回来了?

金鸡回来了,金牛也会回来的。

往期链接:

王保成

平窑的时光和风水

百家岩稿酬与奖励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ngshaa.com/fbfw/97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鲸鲨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