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林梦芸通讯员何晓婷
由芒果TV出品,共青团中央宣传部特别合作的聚焦中国国际公益者青春纪实节目《致我们共同的地球》第一集《菲律宾:潜入深蓝》9月7日上午10点于芒果TV青春上线。
在人类开启航海时代,尤其是人类进入到工业社会之后,很多人造物就开始在海洋中出现了,特别是那些具有持久性的人造固体废弃物,不仅严重影响到了海洋景观,更严重的是,已经极大威胁到了海洋生物的安危,对于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同时,通过食物链,这种危险也开始出现在人类的身边。
当洋流把海洋垃圾聚集在了一起,你敢想象那会是怎样可怕的场景么?总有一些东西在消失,也总有一些人在努力拯救,本期节目讲述的就是致力于海洋环境保护,有着“海洋卫士”、“人鱼”守护者之称的王淼的故事。
在海底捡垃圾的“人鱼”守护者
联合国环境署曾经有一份报告表明,我们平均每年有万吨到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每年会造成超万个海洋生物的死亡。解决海洋垃圾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节目中,王淼正和她的队员们潜在菲律宾薄荷岛的海域里清理海底垃圾,玻璃瓶、塑料袋、内衣裤、甚至还有卫生巾……种类繁多的垃圾遍布海底,触目惊心。
王淼和队员刘雪莲发现了一张废弃的流刺网,正和珊瑚缠绕在一起,“流刺网”因为网眼小,小鱼也不能通过,对鱼类资源破坏巨大,因此,用流刺网捕鱼已经被世界众多国家明令禁止。
这样滞留在海底的废弃流刺网不管是挂在珊瑚上还是缠到潜水员都是十分危险的。王淼和刘雪莲试图把渔网打捞起来,可没有专业的切割工具,极易发生刮缠,渔网根本无法被带出水面。
像这样一时无法带出水面但又不能自行分解的海底垃圾有很多,类似状况,王淼和同伴处置过很多次。
然而,他们的清理行为却不时会遇到当地渔民的阻扰,面对赖以生存的环境,当地人的生命、生活都是海洋的赐予,打捞渔网从短时间来看是对当地渔民收入的限制,王淼和队友会如何处理这种矛盾呢?节目中将有进一步的讲述。
从潜水到公益,不忘初心
31岁的王淼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学霸,在吉林大学时,就同时拿到了国际政、西班牙语、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三个学位,随后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读研,另外她还靠自学拿到了律师资格证。
王淼热衷于公益服务,她曾作为志愿者去往可可西里,在海拔0多米的高原参与保护藏羚羊的工作,还到过非洲的喀麦隆,教当地人使用电脑。正因为丰富的志愿服务履历和出色的领导力,王淼大三就成为学校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她还屡屡被国际公益组织邀请,以培训师的身份前往约旦等国家培训志愿者。
偶然的机会下,王淼开始接触潜水,一下就对大海着了迷。但快速的工业化进程正对海洋世界产生持续的伤害,王淼觉得很心疼。有着相同感受的潜水员并非少数,有人在水中见过嘴边被船桨打的都是豁口的鲸鲨,肢体残缺的海龟,甚至是把罐头盒当做家的章鱼……
潜水让他们见过海底瑰丽美妙的奇景,也看到大海难以愈合的创伤和无力拒绝的沉默。他们选择了热爱潜水和海洋,也愈发感到每个个体潜水员守护海洋的责任感。
因为之前有做公益的经验和资源,王淼决定自己创立一家公益组织,专门发动潜水员保护海洋。潜水员普遍有过多次下海经历,对海洋有着千丝万缕难以割舍的情感,同时,潜水员一般都是高学历、高收入人群,这也意味着,他们有能力为海洋保护投入更多时间、资源。如果把这群人发动起来,他们会成为海洋保护非常重要的一股力量。
海洋保护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经过层层筛选,王淼作为全球获奖代表(全球共7位),唯一中国代表,成为地球卫士青年奖(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中国区选拔赛获奖者。王淼希望通过营造一个关心及掌握科学方法进行海洋保育与社会倡导的强有力的潜水员社群,来推动大众对于海洋议题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ngshaa.com/wxtz/11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