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棵被村民奉为"神树"的千年酸枣树,存活了一千多年,树干已经中空,还能不断生长新芽,枝叶茂密……
这是一处偏僻的深山村落,千百年来,闭塞的信息,落后的思维,让这里的人们一度延续着祖辈贫苦艰难的生活……
直到脱贫攻坚的春风吹进深山人和树浴火重生以树之名吃上旅游饭1月25日,寒潮已退,暖阳正好,石棉县迎政乡新民村2组的"神树"旁,村干部、党员和村民围坐一起,谋划新的发展路子。村民们和村干部一起在“神树”下谋划发展蓝图
当天上午,新民村党支部书记王立军细数着年村里正在进行的几项大事。事情谈得差不多了,大家起身离去,见记者在给酸枣树拍照,王立军抬头看着十人才能合抱的酸枣树,颇有些感慨。寒来暑往,四季轮回,高大的酸枣树随着时令演绎着生命的进程,村民们早将它当作村里的一员,而它也在为村里的发展贡献着力量。"酸枣树就像是村里的守护神,是我们的宝贝,以前是祖祖辈辈祈祷风调雨顺、粮食丰收的‘神树’,现在更不得了,已经成了给村里人带来持续收益的‘摇钱树’。"村民们对酸枣树有着特殊的情感寄托。机遇,来自脱贫攻坚的战鼓在山村擂响之际。沉寂了千万年的古老村落热闹起来——酸枣树旁,运送着砂石地砖、钢筋水泥的人们来回奔忙,联户路修通了,生态游步道投用了,游客来了……原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扶下,新民村实施"一泉一树一片产业"发展路径,于年12月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三索窝"。"转型"的村民中,有放弃货车司机工作,利用家中鱼塘开办农家乐的村民万学武,也有承包村集体鱼塘,建起钓鱼平台的贫困户刘仁友……脱贫攻坚,让三索窝变成了"金窝窝"。以发展之名走上致富路春节将近,酸枣树早已褪去了满树青翠,棕褐皴裂的树皮写满了岁月的故事,而延伸向天空的枝条上,一些不起眼的小"疙瘩"正在蛰伏休眠,静待春来萌新芽。与古酸枣树一样等待春天到来的,是新民村的亩枇杷。新民村的枇杷种植历史较早,在年左右已初具规模,但不懂技术成为了制约产业壮大的重要因素。直到脱贫攻坚开展后,各种帮扶措施接踵而来,打开了枇杷增收的"大门"。为了管好枇杷,村上依托女子服务队,成立了枇杷管理小组,主动到地里教授群众技术。同时,要求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带头学习和实践枇杷管护方法,打消群众顾虑。脱贫户曾小林便是积极学习管理技术,成为了当地"土专家"的一个代表。年,新民的枇杷喜获丰收,全村靠着销售枇杷带来了多万元的收入,也于同年实现了村"摘帽"、户脱贫目标,群众发展愿望也越来越足。从25日算起
还有十天就是立春节气
可以想见春暖之日
酸枣树又将迎来新一轮生长周期
更多的嫩芽将冒头
更多的酸枣将挂果
历经岁月洗礼而愈发蓬勃的酸枣树
必将继续见证这方土地新的蝶变
记者:吴丹
部分图片:郝立艺
编辑:邵也蘋
审稿:程普、高菲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