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鲸鲨 > 鲸鲨分布范围 > 正文 > 正文

榆树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12 10:41:28

榆树的花

榆树是北方最为常见的一种树木,它不是什么“金贵”的树种。在废弃的院子,少人去的犄角旮旯,村庄荒野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它们对于环境,从不挑三捡四,也没人给予它们特殊关照,在田野上亦或角落里自生自灭。

七十年代末,我家老屋建成后,父亲在房后栽了四棵榆树。挖坑植苗浇水,过后,就再也没有人去管理过了。榆树长得很快,没几年就超过了房顶。站在房顶上一跨腿就可以骑到榆树上,调皮的我专门骑到树叉上,抱紧树干,使劲晃悠让树摇来荡去。在有风的日子里,就不用专门晃悠了,任凭风儿东南西北地摇晃,好不惬意。后来为了安全,娘便锯掉了靠房的枝干,还往树叉上绑了许多葛针(酸枣枝条),防止贼人进院。再后来,邻居盖房嫌碍事,砍掉了最西头的一棵。其它三棵榆树,在房后长得郁郁葱葱,高高大大,都快把整个房顶遮住了。算来已经四十多年了,如今虽有些苍老,但都依然活地好好的。

小时候,夏日里,房后的婶子大娘们都会在榆树下吃饭乘凉,搓麻绳纳鞋底,缠纡拐线。如今人去屋空,再也没有了昔日的场景。

榆树给人印象深刻的还是榆钱。在印象中,春天绿的最早的除了柳树就是榆树。出了正月不多久,刮过几天大风后,某一天猛地抬起头,榆钱已经串满了枝头。脱去棉衣的小伙伴们迫不及待地爬上树,或用镰刀勾下枝条,撸一把榆钱放进嘴里,清甜的味道即刻盈满了口腔。儿时的春天便从这榆钱的味道开始了。

榆钱

榆钱在那个困难时期,算得上是个稀罕物。春天粮食青黄不接,捋了榆钱回来和了棒子面蒸“苦累”吃,缓解了许多家庭粮食和蔬菜不足的问题。所以结了榆钱各家都争着去捋,以至于村里和村子附近的榆树早早地就被捋光了,动作稍慢的家庭只好干瞪眼。自家院子里栽有榆树的人家就不用忙,可以慢慢撸着享用,吃不完还会让关系好的人来捋一些。

“苦累”是一种蒸着吃的面食。大多是用棒子面掺了榆钱或者槐花,猪毛生(猪毛菜幼苗),白花苗(茵陈蒿),灰灰菜(黎幼苗)等蒸熟了吃。“苦累”掺入野菜的种类,根据季节推移时间的不同而不同。棒子面和了野菜加入适量的水和盐搅拌,达到半干不干的状态,放到蒸笼上蒸。熟了出锅,盛到碗里浇上蒜汁或者用筷子夹着沾蒜汁吃。这种食物谈不上美味,老百姓创新出来满足咕咕叫的肠胃罢了。现在的人们对它进行了改良,用白面配野菜,佐料和蘸料更丰富些,吃起来口感还不错。在一些农家乐和特色餐厅里有卖的,感兴趣的话你也不妨去尝尝。

榆树是榆科榆属的木本植物,榆属的植物在《中国植物志》里记载了约四十多种,在《河北植物志》里记载了九种,在《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北京册里记载了八种,在《河北树木志》里记载了十二种,在《太行山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里记载了两种。其中,北方常见的野生榆属植物有:榆、大果榆、黑榆、春榆、旱榆、裂叶榆、脱皮榆。至于这些榆属植物的榆钱能不能吃,书里没有说。大概率估计不好吃,比如大果榆的榆钱长满了毛,直接入口恐怕口感不佳。虽说貌似不好吃,但在野外还是要分清楚它们谁是谁,下面我们就用排除法试着辨认一下。

大果榆

裂叶榆(摄影:薛凯)

脱皮榆(摄影:刘冰)

首先,裂叶榆和脱皮榆比较形象,通过名字就可以判断个差不多。顾名思义,裂叶榆的叶子先端有裂片,通常3-7裂。脱皮榆的树皮灰色或灰白色,裂成不规则薄片脱落,易于辨认。其次,榆树最常见,房前屋后都有,一般不会认错。再者,旱榆是花叶同出,有别于其它先花后叶的榆属植物。接下来,大果榆小枝有时(尤以萌发枝及幼树的小枝)两侧具对生而扁平的木栓翅,间或上下也有微凸起的木栓翅,稀在较老的小枝上有4条几等宽而扁平的木栓翅。最后,黑榆和春榆。黑榆树皮浅灰色或灰色,小枝有时(通常萌发枝及幼树的小枝)具向四周膨大而不规则纵裂的木栓层;冬芽卵圆形,芽鳞背面被覆部分有毛。春榆与黑榆的区别在于翅果无毛,树皮色较深。这几种榆属植物,除春榆和黑榆不太好分,其它的还算容易。要想彻底分清它们,还需要持续不断的观察——从春到秋从花到果。

这些突起算不算膨大的木栓层呢?算就是黑榆

黑榆

榆树除榆钱可以吃外,它身上还有一种东西可以吃,那就是“榆皮”。在太行山前丘陵地带的红薯产区,上年纪的人应该都吃过,年轻人恐怕听都没听说过。“榆皮”在红薯横行的年代有着重要的作用。想吃红薯面面条,离了它可不行。在冬天一日三餐吃红薯的情况下,能吃一顿红薯面面条也算改善生活了。所以每当村里有人家砍伐榆树时,妇女们都会挎着荆条篮子,带着斧子去扒一些榆皮回来。扒回来的榆皮,趁新鲜把内层的纤维撕下来,挂在行条(一根晾衣服的铁丝)上晾干。农闲时几个妇女搭伙,到碾棚用碾子把“榆皮”碾成“榆皮面”,收到瓦罐里备用。红薯面面条不禁煮,不加榆皮面下锅就碎,捞不成面条。加了“榆皮面”擀成的面条,下锅禁煮而且口感滑溜,才能称为真正的面条。红薯面面条甜腻腻的,其实并不好吃,在那个年代果腹而已。

现在成片的榆树不多见了。常见的是在绿化带里用榆树嫁接成的金叶榆,远远望去黄乎乎一片像生了什么病似的。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植物

扫描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ngshaa.com/fbfw/97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鲸鲨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